曾几何时,香港八大还是那个无人问津的小透明,如今摇身一变成了留学届的当红炸子鸡。从前你爱答不理,现在我高攀不起——这句网络热词在港校身上完美应验!
北上广的中产家庭们,还记得你们当年看不上的港校吗?那时候一个个嘴上嫌弃"不够洋气",心里把它当备胎,如今却挤破头想冲进去。哈哈,世事轮回,报应来得太快了!
去年,香港大学本科招生简章一出,申请系统直接被挤爆。一个月内收到的申请量是平时的三倍!而今年更是疯了,法学院的IB门槛从37分涨到39分,社会科学与法学专业IB要求直接飙到了40分,理学与法学专业甚至要求41分。李嘉诚医学院的医学与外科专业更是离谱到42分!
港校的"高攀不起"不是没有道理的,是你们自己把它捧成了香饽饽。曾经动辄喊着"我家孩子要上常春藤"的那些家长,现在反倒在朋友圈炫耀:"我家孩子拿到港大offer了!"啧啧,真香定律又一次应验。
有学生在网上爆料:有王牌专业申请者成绩接近满分,3A到5A的A-Level申请人竟收到拒信。更魔幻的是,那些成功拿到英国G5大学录取的学生,连港大的门都进不去!
这到底是什么情况?一所当年无人问津的"备胎"大学,何德何能让牛娃们折戟沉沙?
数据会说话。以深圳国际交流书院为例,该校2022年港校offer只有60多封,到了2023年暴增到113枚,今年再次飙升至120多枚。香港八大近四年从内地招录的学生数量更是惊人:港大从2021年的10人暴增到2024年的1615人,增长了160倍!港中文从2人涨到266人,港理工从6人涨到586人......
这不是普通的"翻盘",而是一场教育圈的地震。内地高考生想要进港三甲?没问题,但你得有一本线+130到150分,英语单科要达到120到135分才有戏。这什么概念?部分热门专业的录取分数,已经直逼清北了!
我想问问那些拼死拼活想把孩子送进港校的家长:你清楚港校为啥突然这么火吗?你知道这背后有什么你不知道的真相吗?
为什么港校突然水涨船高?因为三支"大军"同时涌入了香港高等教育这个战场。
首先,内地尖子生大军全面压境。原本港八大每年会把1.5万个学额中的80%留给本地学生,剩下的20%才分给非本地生。但现在这比例直接翻倍到40%!港府的扩招新政一出,内地精英学子蜂拥而至。
香港的名校们也嗅到了商机,顺势而为。港大入学事务部总监亲口透露:2024-25学年,港大录取了3050名本地生,1220名非本地生,其中内地生约780人,占总数的64%。明年这个数字还要继续增加!内地生扩招潮由港大带头,其他七所港校纷纷效仿,生源规模成倍增长。
第二支大军是多国混申的"逃难者"。美国顶级名校一年学费已经冲到9万美金,英国因通胀学费节节攀升,澳大利亚干脆限制留学生人数...在这内外交困的大环境下,香港就像避风港一样吸引了无数留学生。
与欧美天价学费相比,香港简直是"白菜价":非本地生在港八大本科每年学费约14万到22万港币,约合人民币12-20万。虽然也不便宜,但比起动辄一年小百万的英美留学,简直是小巫见大巫!
更别提地理位置的优势了,周末想回家?坐个高铁的事。将来打算回内地发展?港校毕业生有各种落户、就业优惠政策。留在香港?当地收入中位数都在2万左右,热门专业毕业月入3万不是梦。
香港学校性价比高,泪都给你们白嫖完了,能不卷吗?
第三支大军最具杀伤力——"新港人"攻势。看到城市人口严重老龄化,港府近年推出各项人才计划,吸引了一大批精英父母举家迁港。2024年一年就有近14万人通过各类人才计划获批香港身份!
数据显示,80%办理香港身份的家庭是为了孩子升学。这些父母要么是想让孩子7年后获得香港永居身份,以"靠关系"进内地顶尖名校;要么是以港籍生身份报考港八大,享受身份红利。
港硕父母成为特殊群体,他们不惜放弃内地安逸生活,中年拾起课本考语言、读研究生,就为了让孩子以"受养人"名义获得身份。2023-24学年,香港一年制授课型硕士的非本地生人数飙升至3.8万人,比3年前增长了207%!
面对这三路大军,再加上疫情期间回流的学生和Gap年的孩子,港校录取简直成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!
卷王的背后,是残酷但真实的内卷困局。当所有人把"港校"这个曾经的保底选项视为香饽饽时,拼的不仅是分数,还有关系、财力、身份和运气。
您的信息已收到,老师马上会和您联系快速咨询电话:0755-83514001